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聊聊对《魔法少女的魔女裁判》(以下简称“魔裁”)的印象,我想那只能是 “近五年来最优秀的弹丸like游戏、最优秀的文字AVG作品之一” 。游戏剧情总结来说,就是“13位即将变成魔女的少女们在一座小小的监牢中,上演着自相残杀但可歌可泣的故事。”笔者也是花了25小时左右的时间通关了,接下来笔者会从优点和缺点分别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看法,涉及大量剧透内容以及主观评价,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dmmz}一部优秀的“轻推理,重体验”的类弹丸AVG

先谈谈优点: 1)超高质量的人设立绘与CG,鉴于魔裁是制作组Acacia的处女作,这样的水平可谓是一鸣惊人了。作为弹丸like游戏,却采用了清一色的女性角色,CG也大搞百合营业,这可把我这个百合豚看爽了,这年头搞百合营业真是对的。其实你仔细观察不同CG,还是可以看出来一些CG的绘柄有些不同,但这也谈不上什么美中不足,吃百家饭也是小作坊的一大特色。

2)其次,我认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因素一半都可以归结到优秀的人设上。通常来说,弹丸like游戏为了简化叙事,会给每个角色按一个超高校级的头衔,从而实现角色的扁平化,这样就不需要考虑什么人物内涵的东西,对于大部分角色按照一套公式写就完了,这也是弹丸本家在V3的最后调侃过自己的地方。但是在魔裁里,每位少女的性格并不束缚于“才能”,而是从“性格”“背景”“魔法”等多个角度,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进行了立体的刻画,让其中每位角色的形象都变得更加丰富具体,而非停留在冰冷的立绘上。外加上声优的精彩演出,魔裁里的每位角色都并非作为推进剧情的“工具人”,而是各怀心思,夹缝中求生存的少女。通关游戏后,你很难说对哪一位角色完全没有印象,也很难说真的讨厌什么角色,我觉得这是魔裁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3)魔裁的音乐总能在十分关键的地方调动玩家情绪。OP顶中顶,其中几首背景音乐(如主界面曲,开庭曲,推理曲)的旋律也非常抓耳,能够让玩家自然沉浸在故事氛围中。其实我觉得其中的要领就是编曲风格往弹丸论破或者逆转裁判的方向上靠,然后再稍加一些魔法奇幻之类的要素,这样写出来的曲子都难听不到哪儿去(确信

4)玩法方面,魔裁是非常典的弹丸like风格,但是也借鉴了逆转裁判的一些思路:首先是最基础的“反驳”(虽然由于没有游戏惩罚,在游戏后期已经当成逆转的“追问”功能用了);在第二章中引入了弹丸二代的“赞同”;在第三章引入了逆转裁判的“追问”,通过提问特定的关键词可以套出更多信息,使讨论推进;而在二周目希罗控场后,引入了弹丸V3的“伪证”(虽然V3中很少场景下会用到伪证,希罗简直是说谎话不打草稿,把伪证作为关键技能一直用)。这些熟悉的玩法很方便推理AVG爱好者直接上手,而将指证失败的惩罚与传统的“证词-证物”匹配要求这两个要素删去,也降低了不少游戏难度,非常利好新人入坑。

{dmmz}一部优秀的“轻推理,重体验”的类弹丸AVG

再谈一些我认为的不足之处:

1)首先就是剧情部分,我们可以认为“魔裁”是一部“轻推理、重体验”的文字AVG。在一周目中艾玛参与了绝大多数案件的搜查工作,剧情也非常注重案件的逻辑链条和基于证物的推理。可是在二周目中,为了简化案件流程,典狱长直接通过了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机制,禁止犯罪嫌疑人参与搜查工作,而可怜的希罗因为这个机制从来没有参与过搜查,证物全是在审判过程中由其他人提供的。为了摆脱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希罗的作战手段也从“基于证物的推理”转变为“基于证词的诡辩”,通过不断提出可能性与引导他人注意的手段展开攻击,而极大降低了对于案件逻辑链条的重视,主打一个“尽管现场没有任何能证明你作案的手段,但是我就是能通过一顿嘴炮把你喷成凶手”。

而在三周目中,几乎就不存在什么推理内容了,基本上就是基于前两周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meta般的回忆,对终极大BOSS进行人格洗礼,她们喊着爱啊友情啊羁绊啊就冲上去了,只能说这个剧情的情绪流是很充分的,玩儿的过程很爽。这其实不能算作“魔裁”的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有不少玩家是将其作为推理游戏看待的,因此玩的时候需要提前降低一下将这部作品作为“推理AVG”的期待。

2)其次是作为推理作品,这几个案件的动机设计、以及世界观的构建完全没有达到弹丸论破或者弹丸论破的高度,有生搬硬套之嫌。最典型的例子是“魔女审判”,这个可以类比弹丸里的学级裁判,但是非常缺乏合理性。首先学级裁判里犯人是可以有很明确的犯罪动机的:只要杀了人且没有被学级裁判发现,自己就可以逃出这里获得自由。而在魔女审判里,虽然监狱长也说了与弹丸类似的规则(例如“没能发现真凶就会全员处刑”),但魔女的犯罪动机却是缺失的——虽然游戏中的措辞是说魔女化加剧之后就会变得想杀人,不是那我直接杀或者紫砂不就行了,为啥还要设计这么复杂的犯罪手法搞这些案件出来?难道我杀完人之后就算逃过了魔女审判,监狱长还能把我放出去霍霍社会不成?横竖都是死,不如直接全霍霍了,大家懂我意思吧。

出于这个原因,导致游戏第二周目后期的几个案件的动机完全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我看她这么厉害我好嫉妒啊,鲨了;她偷看到了我的小秘密,鲨了;我要变成邪恶的魔女了但是我想作为人类死去,你能鲨了我吗(不是姐,这种情况建议紫砂呢)…… 反正动机给的都是乱七八糟,纯粹为了犯案而犯案,缺乏严谨性。而二周目由于希罗断案主打得就是一个心流,所以很多时候案件的细节都经不住细细推敲,譬如2-1凶手踩在一个被击晕的少女身上进行刺杀,以免留下脚印,请问你有没有想过踩到一个人身上可能会把昏迷的人直接踩醒呢?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细节,不做赘述。

3)我看网络上没有太多人讨论过魔裁的结局,其实在包饺子下讲的主题还是比较细思极恐的,又是小岛又是种族灭绝又是复仇什么的,感觉是“李光耀永不磨灭的信念”那种很喜欢串的公众号会喜欢的东西。只能说本人对结局的解读持观望态度,希望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大做文章。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看美少女贴贴,啥事都没有。

{dmmz}一部优秀的“轻推理,重体验”的类弹丸AVG

最后私心弄一个魔裁角色从夯到拉排名,首先最夯的必须是艾玛小天使;其次我要给到米莉亚,作为两周目以来从未黑化过的角色;排之后是雪莉汉娜二人组,太好磕了,野餐那张CG我要磕爆;再之后是梅露露,天天对着我道歉实际上是粉切黑也太喜欢了,好像狠狠欺负她然后让她给我道歉;再之后就不排了,格子太小写不下。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