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時,全成就。謝謝列表好友讓我有認識這遊戲的契機(看到對方提了句想玩我才冒出要不我也瞧瞧的心緒點開steam頁面,然後剛好有demo,後略)。自己活在不同制度裡,對裡頭描述的校園生活沒多少共感(雖然我因家庭緣故小學去廣州樟木頭讀過兩三個月書)。跟作內的主人翁有著不少共同經歷,不知道該怎麼囊括遊玩時的心境,也許該稱呼為躋身於狂亂中?肉體仍有其形,可精神已然墜毀在舞台上。沒想象中壓抑,倒覺得作者很克制(故事意外地溫柔)+幾個end挺浪漫的。
沒想到這作品那麼熱門,我是因為列表有人提才接觸到這部作品的,玩之前沒看任何評論/攻略。狀態不太好,沒辦法很好把腦裡的圖景藉文辭轉述。想就幾條路線分享些歌,如果有人願意去聽聽的話我會很開心的。
順陸婷線推一首Ne Obliviscaris的Intra Venus
-陸婷(結局2,無解)
在院期間曾經跟職業治療師聊到過怎麼看待自殘行為,那時候自己明確給出了這是一種自憐+自我感動的舉措,因為有需求的話我會往動脈刺。
我想藉他者的「人是一條繩,這邊是動物,那邊是超人,下邊是深淵。」這句話與「自憐」這個詞概括陸婷線,她倆的關係屬同樣在原生家庭的際遇間瞥到那一抹似是疑非的投影的恐懼心理,這種語境構成了與愛相似的某種東西。
陸她因經歷而衍生出自卑,軟弱且敏感的性情,也因此羨慕、妒忌、恨甚至是愛著明明跟自己相仿卻又不盡然的趙穎。自初中始陸婷確證自己的方法是把視點聚焦到趙身上,這是她想容納某份異質感所宣示的姿勢,也是渴望否定自身悲哀的明證,可這種趣味卻始終抵及「是」這一結論:趙有朋友,有學習的天賦,有足以拿來虛飾的皮囊,而自己......
由於作中給出了陸她疑似有盜竊傾向(對鐘雅靜一夥&趙穎)的情景,在講述個人感想前,我想額外提一下Horney的精神官能症理論,不同於把人的核心驅動力歸於生物本能的弗洛伊德,Horney把人的行為視為對安全感的渴望,而一般焦慮則是源於環境。陸婷內向,在同學眼中是個甚少存在感的人,作中描述她明晰地釋放敵(/怒)意的場景有幾,其中之最屬攜趙穎回家坐時被自家婆婆當同學臉梳理其背景,可不消片隅玩家就能藉趙穎的視覺看到匿藏在愧疚下的恐懼、愧疚、無力還有愛。相較於成年人,尚在這個年紀的人被社會定性成孩子,這種定位的角色在精神與經濟上幾乎依賴於外界,孩子對他人的依賴度取決於昔日蒙受的教育,對生活的認知方略究竟謂何呢?陸的家庭並沒法賦予她安全感(婆婆終日把自己承受了她父母本來應盡的飼養陸婷的責任懸於嘴邊),在世上唯一的血緣聯繫比起正面反饋,帶來的更多是羞恥感,因自身成為婆婆負擔的愧疚與壓抑著對對方的責難同時存在,在心裡省悟了一大通,依然不能自圓其說、繳納出讓人安心落意的解構策,這種思緒,哪有一點慷概激昂?像是在黃昏時抬首遠望心的效能,似乎摸不著讓自己適意的評價。於是盜竊成為了她內心的自白,對鐘是出於厭惡,對趙則是感知行將喪失的預感。
我為什麼會引尼采那句話作為比喻呢?伊始在陸眼中,趙的存在是繩索那側的超人,在同樣出身不好的環境下卻依然能「活得有個人樣」的憑據,可這些臆斷在路線之末直接被當事人堵絕了。請讓我繼續愛「你」,「我賤命一條」,卻想讓你成為現實性的存在。
她倆之間確實產生了一股獨特而微妙的關係,如果這份聯繫不上「愛」的話又該如何稱頌呢?不為外界所領略的共感?同情?折射在彼此眼簾下的饑渴?請讓我愛上「自己」。那麼,為了驗證思所能成就的極限,行動才力求表現(體現在陸婷殺趙傑),也透過晨間報道裡那道緩慢的陳述,陸撇下了趙穎,回歸於生(死後被社會解構)。
在一閃即逝的水溝間收穫自己的掠影,很渺小的人。成就說明裡把陸婷這角色類比成動物裡的老鼠,而她實際的行動也可以簡而概之成為了那抹足以支撐自己生活的餘白不被世界吞噬殆盡而委身於罪愆。
-結局1,愛?
不同於伊始打出的結局2,這是個用修飾成愛的辭令捆著彼此的走向。因為蠻喜歡這end。本來也想順此寫點感想的,可狀態不太好,略過,其他線也只會圍繞第一個打進的分支給出個人想法。
另外,我覺得在初中課間那段戲是陸的幻想。
就王藝菡線推一首Wintersun的Starchild
-王藝菡(結局2,我愛你)
趙出於自尊心拒擠一切,而這種舉措又傷害著彼此的心。是個在狂風間困頓於該不該裹著鄰側的火把取暖的故事。
在討論residential mobility的時候除了情感和道德,我的疑惑在於「誰」在負責這種挑選的工作,假若城市真的是個space of sentiments, 那由地域所帶來的間隔是「誰」在掌握?城市的佈局作為社會資源與權力的共同具現,趙跟王的友誼,正是建立在這種迷離的圖景上。
在王的人生規劃裡,有歡笑、有懊惱、有掙扎、卻唯獨沒有迷霧。當明確見到王領人來揍鐘的時候,比起暢快,這角色的天真換來趙爽朗的哄笑,而手段間吐露的真實(其家人是王藝菡的共謀,為了女兒高興他們不惜踐踏所謂的規范)則殘忍得教人妒忌。
屏幕中的雪景...那些恍惚間的茗醉構成了兩人的世相圖。像火花那樣,頃刻間照亮這片夜空,卻轉瞬即逝。何以不能一動不動呢?可是王並不是趙家中的狗,她有她的生活,有她的家人,有屬於她的未來。才說不出請你留下這種話呢。
既然在律法上婚姻是兩人締結的聯繫,那這股曖昧的執念難道不能喚作「愛」嗎?在流程中,我們看到相較王,趙大多時候無法在家人面前有效地顯露自我,常態飾演著不被家人操心的姐姐,在校雖然不算資優生,卻也有著不俗的成績(賀老師會有意提醒她大可加把勁),在家則為妹妹的保姆兼輔導,能清晰地感會家中沒多少自己地位的異常,卻依然會因生父偶發展露的友好信號而倍感雀躍(偶爾投來的關懷、得悉自己將會擁有房間時的喜悅etc.)。是個藉外界才能感知自我的典型,亦是連年來奮力在世間鞏固+謀求的真實,這許多在繼母的歎息、父親的巴掌、狗的殞命與生母也容不下自己的事態下顯得不堪一擊。因為對內心敏銳的趙而言,這狀情感的原型是早就被捕獲的體驗。對於夢,每個人均有著獨特的見解,對趙而言,由生母所點燃的折紙則把那份預感挪到眼前而已(我意思是連趙對生母的想象空間也隨現實造訪被剝奪了,在尚未得知其形的時候,母親這個詞仍足以承托細微的幻想,即便是假想下的專制,依然是個還保持著距離的秩序)。
曾經對家的聯想徹底飄散,再也無法拼湊出昔日的圖景。「...有時候我真的希望他們可以對我更壞一點...更無情一點。這樣我就可以全心全意恨他們了。」,趙試圖在雨中對最好的朋友控訴一切,這一次,趙沒有回「家」的願望,她決定要把他們仨、那棟借母親丟下的贍養費所添置的房子、還有自己焚毀。
上述那段自白結束後,是趙到了美國的片段。在我看來是個在異地做著平凡的夢的象徵。夢,距離心很遠。
就徐敏敏線推一首Threshold的One Degree Down
-徐敏敏(結局3,犯罪分子)
「天平在你心裡,我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
是個承載了趙對世界的渴望的角色。年紀稍大的徐滿足了她對外部世界與未來的聯想----遠離家鄉、父母、一切的異色生活。趙是一個困頓於現在而抽不出神眺望將來的人,可令人迷惑的是這種意識反倒構成她足以抗衡外界侵蝕的抵壘。
應該是唯一一條明確描寫性關係的路線(就趙看見有個女生從徐房子出來,趙進去幫忙收拾東西的時候還摸著胸罩)?
在人凝視他者的時候,我認為屬容納的表證,徐線裡花了不少篇幅描述趙仔細審忖對方面相的橋段。「為什麼那個時候不跟我打招呼。」,想要「你」的歇斯底里。
使趙感到迷醉的正是徐若隱若現的狀態,假若那時候徐真向趙投來目光/行形式上的禮節,那足以接駁現實與夢的軌道就會被偌大的舞台投影所阻隔。
為什麼我會這麼形容她倆的關係呢,是因為人很難去思考中間的空間。人與非人的間隔,恰好是無法定期限的人類自由與自然律本身的聯繫。
其中最喜歡結局1,自由
-紙房子(縱火結局)
大概是唯一一條會跟生父趙傑進行深入交流的線,要談人世間確切之物的話應該會是什麼呢?試圖從對方口中摸索生母輪廓再到養育你是責任這句陳述。想收穫的答案僅此而已?可趙大抵因這道從父親口中吐述的辭令而感到安心落意。直到狗死,又無意得悉生母給予自己的撫養費被生父拿來添置房子,這是永恆的一刻。
狗在家裡的存在仿如趙,沒人願意花時間處理(體現在家裡人會嫌棄TA的臭味,卻不會花時間給狗洗澡上etc.),她瑟縮在床鋪上所領略到的,究竟是自己對已故狗隻的追憶,或是順此而生的憐憫之情呢?所謂的謎,是人面對無法理解的事象時所用的概括詞,也是情感的兩面。如果不借助硬幣的兩端來阻隔認知上的不協調感,那肉體就會被外露的明晰性所沾染。
趙會不會忽然聯想到自己用25塊買來的兩包狗食呢?與其縱容心沉溺於慾望的假象(源於家生成的保障),還不如讓這份體面得到解脫,曾經觸動她的細部藉官能的渴望隱沒於夜火間。
「自己抓的吧。」聲音斷絕了麼?
就賀亞紅線推一首Iced Earth的Desert Rain
-賀亞紅(結局1,媽媽?)
作為老師她是個做了超出職責範圍內的人,是唯一一條能窺見趙生父對上位者獻媚姿態的路線。
老師只是想藉學生讓青春重現而已(體現在她認為昔日那位好友並沒有隨婚姻得到幸福,儘管對方每次在朋友圈裡發的照片都帶著笑容,擅自斷定幸福的生活應該是擺脫那個小村莊然後擁有師資......),她的不婚大抵是對昔日同濟生活形式的否定,近兩年回陳水也不過是因為其父母身體出問題,那對同樣出身不好的趙抱有憐惜般的洞察則再自然不過。可趙太需要愛了,即便賀的期望屬另類的家長式壟斷,她也盼望有人來確認自己,因而,「媽」,請選擇我。
我沒法輕率地把這種感受稱作戀母情意結,如果說那些天趙在賀家平庸的調和間窺見的是在大漠行走時朝思暮想的湧泉,即便是由死水所滋潤的,又如何呢?
如果說呻吟是傳達苦楚的形式,那能讓痛苦暫且褪色的圖景大抵只能借淨土概之,這麼下來,趙也擁有了謀取愛的手段。
-趙子璇
印象比較深的是分歧選項是東方廣場吃飯時,趙穎會以「死了。」「上街給你買xx時給車撞死了。」「現在送你去孤兒院。」等辭藻回答同父異母的妹妹那「爸爸媽媽呢?」諸類問題,雖然隨後以打趣的方式瞬間完成這事,這個領受了現任父母的幾乎一切關懷與目光的妹妹,趙穎又怎麼可能去愛?就像趙穎是其生父母婚姻失敗的明證一樣,生父把撫養她視為責任,生母出於偶來的興致以聾阿姨的身份給她過了次生日+丟下100萬撫養費作為解除心病的兌換券......
就這樣吧,寫得很粗糙,自徐敏敏那段始就不太想寫下去,本來還想圍繞最喜歡的結局陸婷線的無解發散點什麼的,可思索了片刻後作罷了。謝謝願意看完的你。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