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之歌,8.7分,由恶意编织而成的苦痛神作。一周目62小时100%收集度全结局通关。提醒:我是Team Cherry孝子,对空洞骑士一代抱有很强的粉丝滤镜。
剧情:9分。由于大黄蜂能够说话,相较于空洞骑士的碎片化叙事,丝之歌的剧情更为连贯和流畅。长达7年的开发历程和空洞骑士的热销,让Team Cherry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这部作品。大量细节的补充和出色的环境叙事,让丝之歌所塑造的纺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背景板,而是一个宛如真实存在的、自成一体的失落王国。不断压迫着底层虫子的圣堡工厂,充满危机与陷阱的猎人小径,没落但仍依稀可见曾经富丽堂皇的圣咏殿,以及圣堡之下无尽被丝线蒙蔽的朝圣者,无不让人印象深刻。而在第三幕中过去熟悉的一切再度出现,足让我作为一名一代的粉丝感动不已。因此,尽管丝之歌官方中文翻译很差,但在打完中文补丁后故事依然给我带来了很强的感动。
音乐:8分。丝之歌的音乐其实单听是很优秀的,但由于较高的探图压力,在游戏过程中音乐存在感不如一代,印象最深刻的也只有逃出深渊那部分,而且缺少泪水之城这种音乐与地图完美融合的神曲,所以只有8分。
美术:9分。二见蕾丝的花海、失落的翠庭、海底的珊瑚尖塔,精致的手绘美术背景足以表明TC的诚意。
游戏性:10+分。如果说空洞骑士是截至2018年类银河恶魔城的集大成之作,那么丝之歌就是2025年类银河恶魔城的集大成之作,不过可惜的是,TC不仅继承了其他游戏的优秀设计,同样继承甚至加强了大量恶意。丝之歌取消了空洞骑士一代的护符设计,转而用纹章加以替代,不同纹章差异明显,战斗模组、工具槽、长度、攻速,甚至回血方式都有明显的区分,尽管不同纹章的强度存在明显区别,但这种差异化设计让大黄蜂的动作设计远超一代。在一款独立游戏中,设计多种区别如此之大的战斗模组,这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加强的不仅是主角的性能,Boss和小怪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加强。特别是小怪的性能,一代中少有的二伤和格挡在丝之歌中可以说遍地都是,格挡、后撤步、飞行、瞬移、爆炸,丝之歌里小怪的战斗招式完全可以比拟许多Boss。
在探索方面,丝之歌继承了一代优秀的地图设计,不同区域的地图通过四通马达的隐藏道路(以及无穷的跳跳乐)互相连接,多达28张地图也让丝之歌具有庞大的体量支撑起至少30个小时的探索历程。然而,相较于一代的探图,二代的地图具有更强的恶意,随时可能出现的跳跳乐、强制进行的遭遇战和隐蔽在各个角落,一不留神就可能中招的陷阱,让探图的过程充满危机(点名猎人小径和腐汁泽)。
即使如此,丝之歌依然只是恶意较大,但从游戏的内容和设计而言,依然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游戏。
整体体验:第一幕5分,第二幕8分,第三幕10分,平均7.67分。丝之歌不同时期的体验差距过大,很难说有整体体验,因此采取了不同幕取平均值的方法。我本人通关主线结局一前没有看攻略,通关后为了全收集和开启第三幕看了攻略。虽然如此,但该吃的应该都吃了。前期兽蝇、猎人小径跳跳乐,后期腐汁泽、伟大格洛,猎人小径、罪途坏椅子一个不落。游戏前十个小时开荒的流程用坐牢来形容完全不为过,大黄蜂开局只有5血,没有冲刺,没有爬墙,没有飞针,面对的却已经是遍地二伤的小怪和Boss,容错率极低的同时还要应付各种跳跳乐、遭遇战。前期探图基本上就是死-跑魂-死-跑魂的循环,并且一旦连续死亡而且没有串念珠串的习惯,金钱直接归零,导致即使打过boss后也没钱开椅子和地图。这种坐牢的体验几乎贯穿整个第一幕,加上中文糟糕的翻译,导致丝之歌开局口碑直接爆炸。
然而,第二幕进入圣堡后,随着怪物掉落念珠的增加,玩家开始有更多方式提升实力,特别是在拿到飞针后,性能获得了飞跃提升,游戏体验逐渐上升。圣堡在二代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一代的泪水之城,然而一代最多只需要8-10小时就能来到这里,而二代则需要忍受前期长达15-20个小时的坐牢体验。
第三幕作为隐藏关卡,整体内容较少,却给了我最好的体验。一方面随着收集逐渐完成,玩家性能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游戏营造的整体氛围让第三幕具有更强的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息。
丝之歌目前难度遭到了夸大,丝之歌开荒难度确实远高于空洞骑士,主要是容错率过低。但在拿到飞针、漫游者、各种工具后,实际上这一代无论是Boss还是跳跳乐,难度都低于空洞骑士。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