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琉璃的宝石》完结了,可她在我心里激起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静,一开始谁能想到,一部开播前靠nagi桑的body来吸引观众的地质题材作品,能在这个七月绽放出最闪耀的光芒,能用乍一看普通观众原本可能毫不关心的石头去讲述一个个无比浪漫的邂逅。为了抒发我内心的悸动,以及想要和更多人安利这部作品的冲动,我将从三个角度出发,粗略讲讲我觉得这部作品好在哪里,又是什么方面让我如此感动
1.视角选择的优秀
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科普动画,首先不能离观众太远,不能让观众对这个题材本身提不起兴趣,《琉璃的宝石》在这方面的处理就很好,女主琉璃一开始懵懂无知的形象,其实也对应了大多数点进这个动画的普通观众,让观众和琉璃一起跟随nagi一起去见识各种各样的自然奇观。同时选题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石头,水晶,石榴石,愚人金,砂金,萤石……对于这些石头,观众原本的认知可能和琉璃一样,就觉得是漂亮的“石头”而已,每到这种时候,作者就会借nagi之口向观众解释这些石头的成因,并频繁强调这个作品浪漫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时间”,很多观众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说山里的石头,河里的流沙,可能都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万年时光以及无数可能性的“偶然”,就如op副歌里的那段歌词一样,
『幾重にも 重なってる,この 地球(ほし)の偶然。(这颗星球上无数的偶然交错相织)』
没有什么比漫长的时光更为厚重,也正因如此,原本只是漂亮的宝石自然蒙上了一层史诗感,而琉璃,nagi,伊万里,硝子与宝石们的邂逅,也因此有了浪漫的感觉。
『ゆっくりと動き出した,何万年も前から,この時を約束されていたみたいにほら( 齿轮缓缓开始转动, 仿佛自万年前起,此刻便已注定 你瞧。)』
通过一块块石头便能更深了理解这个世界,去感受这个世界。我相信很多一路看下来的观众,虽不是地质学的学生,也可以因为琉璃的宝石对于地质学这门学科拥有更多的认识,甚至对宝石本身也开始感兴趣,这便是作为科普作品的最高成就。
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琉璃的宝石》充其量只是一部做的很不错的科普动画,远到不了bgm8.1甚至年度动画候选的水平,那么是什么让这部作品的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我称她为“七月最闪耀的宝石”呢?
是后半开始,作品开始更为强调人类活动与矿石地质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第七集『渚的回收工坊』可以说是《琉璃的宝石》这个作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集因为是新角色硝子初登场,再加上单集相对独立完整的情绪流以及足够细腻的角色心里描写,被很多观众称作是“神回”,我当然也是这些观众中的其中一员,不过除此除了这些优点外,我还注意到了一个点,就是本集的视角,从天然的宝石转换到了人造的玻璃。
从第七集开始的往后几集,分别讲了因为在海水里浸泡时间长而出现的银化玻璃;因生成的苛刻条件,自然中本该相当稀有,但在人类工业中却很常见的红梓矿;因人造水坝而堆积的蛋白石;因为修补铁道而被用来紧急铺路的蔷薇辉石和菱锰矿;因为蓝宝石矿脉而因此命名的神社;借助矿石特性而做出来的矿石收音机……
复盘一下不难发现,比起前六集于自然中形成的宝石们,作品有意的在下半部的选题中选择了与人类活动更为相关的宝石,这种去突出人类影响的改变正是我认为《琉璃的宝石》在作品立意上更上一层楼的原因。人类在以万年为单位的地质活动面前纵然渺小,却依旧在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人类的活动可能改变了这个星球上的什么,但同时也为这个星球创造着什么。
我们的生活与这些看似遥远的矿石形影不离,看似微小的尘埃里也依旧拥有着大千世界。这种辩证的思路再加上结合人类的活动为作品的后半段加上了一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这是很加分和了不起的一点。这种改变一来是能够打破观众因为前面“寻宝式”推进剧情所带来的审美疲劳;二来是能够削弱路人观众对于宝石高深莫测的印象,让观众意识到原本以为需要爬山涉水才能研究的石头,原来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三来是能让观众主动的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更多大自然与人们历史以及时代变迁的思索。
2.角色塑造的优秀
上文着重讲了视角选择的优秀,但一个故事光有视角优秀当然是不够的,视角只是一个故事的切入点,想要讲好一个故事,一群好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琉璃的宝石》这一部作品有一条没有明说的主线,那就是主角琉璃自身的成长,相信很多观众一开始对琉璃的性格是有点反感的,孩子气,聒噪,有些我行我素,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不难发现,琉璃的成长是相当明显的,经历了和凪姐的一次次外出以后,琉璃虽然还是带着孩子气,但不再聒噪,而是变得懂得倾听,懂得学习;在凪姐的指引下开始了自己对于蓝宝石的研究,原本有些我行我素的性格变为了对于自己研究的坚持;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有担心的地方会主动回去核实,自己有错误的地方会想要去弥补;同时琉璃原本就有的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因为她的转变更加耀眼……
身为观众看着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琉璃,我相信大家很难不对这个小家伙产生好感。第十一集,在没有nagi桑的情况下,琉璃却能够按照自己的所学知识冷静的作出自己的判断,成长到像是nagi那样具有独立探索精神是小学者,最后成功找到蓝宝石矿脉的时候,我是真的有一种老父亲见证女儿长大的欣慰感;大结局看着琉璃在面对nagi『你现在开心吗』的提问时,能够爽朗说出『感觉想要知道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好开心!』并露出笑容的那一刻,我是真的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一个优秀的成长型主角能够很好的拔高观感,但想要让一个角色的成长令人信服,引导位角色的塑造也是相当重要的,nagi作为导师角色,塑造也是很有特点。作为一个实战派大姐姐,看前两集的时候不少观众会感慨,nagi的性格未免太好了点,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会知道nagi之所以脾气那么好,是因为她以后想要成为大学教授,琉璃就相当于她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nagi一直以来都在有意培养琉璃对于宝石的兴趣以及作为学者的素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nagi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很有耐心的去引导和培养小琉璃(ps:科研牛马要从小抓起,以后要抓进组里的()/天选欧皇可不能随便放掉(bushi))如果不是nagi循序渐进的培养,琉璃很难有现在这种成长,同时也是因为nagi,琉璃成为了无比幸运的孩子,能够在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想做的事情并向这方面努力。
伊万里和硝子我感觉她们定位上更接近与亲友角色,比起nagi的导师位,伊万里扮演的其实是琉璃身边懂得比较多的学姐形象,会和琉璃更为亲近一点;硝子则是琉璃的同学位,是琉璃身旁目标更为明确的朋友,在动画里琉璃曾两次迷茫过,第一次在第十一集面临高中选课问题,在自己是否要走上地质学的问题犹豫,第二次则是大结局看到硝子如此明确方向后,害怕自己被众人抛下的不安,在这两次迷茫中,硝子其实都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琉璃的成长。同时硝子也并没有只是沦为一个附庸,制作组用第七集就已经立好了硝子的形象,后续则是通过各种和琉璃和伊万里的小互动塑造出了一个求知好学,又有些过分认真的红发小女孩形象。
3.制作上全方位的优秀
谈到《琉璃的宝石》观感为何优秀,有一个绝对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制作,studio bind的制作太夸张了,细腻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长镜头,优秀的构图,以及最重要的,每一次发现宝石的时候的动画呈现,都让人感到无可挑剔,可以说要是换成别的制作公司来做,哪怕我上面说到过的优点还在,观感也一定会差一截的。看动画的时候,真的是除了感叹这光这水以外,还会忍不住感叹staff对于这部作品的爱,不过关于这些,因为很多人都说过,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我这里要重点夸的,是这部动画的op
相信很多观众听到op时的第一感受应该是“不是哥们,挖个石头搞的那么史诗吗”,当时还有个说法,是说studio bind把无职的op拿过来给琉璃的宝石用了,某位大鼻子叔叔更是给出了“感觉就要去打龙神了”的感想,不过随着剧集的推进,其实不难发现op他是对的,琉璃的宝石就应该用这么恢宏的op!地质的运动就是那么恢宏!
『ゆっくりと動き出した,何万年も前から,この時を約束されていたみたいにほら( 齿轮缓缓开始转动, 仿佛自万年前起,此刻便已注定 你瞧。)』
『幾重にも 重なってる,この 地球(ほし)の偶然。(这颗星球上无数的偶然交错相织)』
这两句是我整个op里面最喜欢的两段歌词,现在回头再看,真的是直接道明了整个作品的核心,还记得第十二集op副歌通过矿石收音机响起的时候,真的是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也因此,琉璃的宝石这个op是我这个季度甚至今年目前为止最喜欢的op,太棒了
总结:
以上就是我看完琉璃的宝石想说的话了,因为已经大四了,也和nagi还有伊万里一样,要为未来考虑了,很多事情要忙,所以稿子写的比较匆忙,再加上平时没怎么写过这种完结评价,还请大家见谅。
动画里其实还有很多很棒的地方我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动画是一门试听的艺术,有很多东西都是光通过说无法传达的,这里还是很推荐没看过的小伙伴们去看一下原片,我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不错的体验的!
这里附一段我喜欢的ed歌词
『君が聞かせてくれる世界は 知らない宝石色で,その煌めきに触れるたび 心晴れて行く,
(你告诉我的那个世界 有我不曾知晓过 宝石般的色彩,每当触碰到那份闪耀 我的心也随之放晴。)』
下次要是还能遇上让我如此心潮澎湃的作品的话,我们会再见的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