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从基本功的角度来说,本片的原作作为世界名著实在是碾压其余几乎绝大多数的原作太多了,基本功太扎实了!是真的把安妮雪莉和这个世界写活了的。

美中不足的是,前期安妮小时候的故事还是太old school了,也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实在不喜欢这类型的故事内核。我自己小时候看哈利波特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感觉了,这些类型的作品很习惯于把大人和小孩分割开来作为对立的存在。在哈利波特里就是总把老师塑造成是和学生天然对立的一个形象,不管是米勒娃·麦格,最为刻板印象和old school代表的老师,还是西弗勒斯·斯内普,作为反派一样去塑造的老师。我相信在最初几部里大多数的人站在波特的视角来看都是很难去喜欢这样的老师的。而哈利波特则是在最后几部里终于摆脱了子供向童话的叙事框架,转而去专注于描写魔法的奇幻世界观。到了这个节点,当波特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生的身份了之后,原作才愿意去描写这些老师不那么刻板印象的作为人和个体的人物宏观。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在这之后才喜欢上了这两个老师的。

我认为没有多少小孩看到大人们永远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时会觉得很开心很理解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变成了大人之后身份的调换让他们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大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那么这样的大人确实和孩子们是天然对立的。但我自己始终还是站在了一个孩子的立场或者说偏向中立的立场,不想背叛孩子的自己。我觉得成为了大人之后更要站在自己过去曾是孩子和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自己稍微大人比孩子们更多一些的眼见和生活经验去成为不让过去的自己讨厌的人。而不是反过去否认过去的还是孩子的自己。

大人和孩子没必要是对立的,而可以是对等的交流,彼此之间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像朋友一样交流才是更好的。因为抛开了孩子和大人的身份,我们都是人,都是个体,我们之间的核心区别只是经历的不同,眼见的不同,立场的不同。但是只要抛开了所谓的身份和立场的不同,孩子和大人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明明可以和孩子好好交流好好共同,互相共情的,为什么要被所谓的身份和立场束缚了我们自身呢?是,孩子们是调皮的,是胡闹的。但是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眼见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所谓大人不正应该守望这份还在满满成长的不成熟吗?当然我不是说要放认孩子们的胡闹和犯错。而是从基地上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大人也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和他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有在有了这样的朋友身份的前提下,大人们所谓的规训和引导才会变得有作用。而不是单纯的通过触发和训诫让孩子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承认所谓的他们并不认可的错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孩子时期的你会对几乎所有的惩罚都心甘情愿吗?是意识到了自己真的做错了,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还是在心底里狠狠的讨厌这个惩罚你的大人呢?之后继续去做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想着办法不让大人发现呢?

所谓的惩罚性的教育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实际上真正让孩子成长的都不是这些惩罚性的教育,反而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自然而然的让孩子成长为了大人!!一个大人真正要做的是守望孩子们的成长,并且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的问题在哪里,在世俗的规则中是怎么不对的,并且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且也要告诉孩子们世俗的规则是怎样局限性的,是怎么指定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被打破的。并且最后也要在告知孩子们这些事实之后,当孩子们真的选择某些打破了世俗的规定的所谓错误的事情后,让孩子自身去接受合理的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惩罚。而不是由大人去承担一个中介的身份去惩罚孩子。这也就是我为什么非常讨厌的把大人和孩子塑造成对立身份的点。这样的塑造本身成为了一种社会的规训,天然的让本应该成为朋友的孩子和大人互相对立,造成了额外的不必要的矛盾。

——————————————————————————————

除此以外,当本作去描写安妮长大了之后的故事就真的非常扎实和有趣了。很完整的描写了一个人的半生,以及在接踵而来的生活的现实面前不断的受挫不断的成长。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最能体现原作作为世界名著的含金量的。是真的很具有普世意义的,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仍然能从这个200年前的女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的影子,能够感同身受的。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