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本人的一个暴论:单就改编能力而言,《恋人不行》绝对是最近年来最佳改编动画之一,超越了包括《我推》、《芦毛灰姑娘》等一众动画,甚至超越了《芙莉莲》。这种比较当然不是基于制作质量;虽然《恋人不行》在百合动画中已经算制作好的了,但和上述动画比连提鞋都不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改编不只是让存在于文字或漫画中的角色动起来,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对原作理解的再创作。漫画也好、动画也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人设和情感传递给观众;而只是单纯的把原作中提到的东西画出来却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这就不得不提到本人在看完《芦毛灰姑娘》后回去翻漫画,试图找出制作组未能还原出的名场面——直到我发现那个名场面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这时我才意识到漫画分镜传递的不只是信息,还有情感。如果原作党没能获得同样的情感冲击,他们就会开始闹,在评论区解释动画相比原作少了哪些东西。他们认为,一定是这些被删减的细节里包含着动画没能复现的情感。但在改编相对优秀的动画中,原作党却几乎不会拿被删减的情节说事,正式因为他们获得了同样的体验。
《恋人不行》再次证明了改编动画这件事靠的不是制作,而是改编方队原作的理解。还原漫画的分镜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可选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观众理解角色,与角色共情。什么时候声优该发力?什么时候换成Q版画风?什么时候要有夸张地演出?这些都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也是动画独有的东西,一味地还原原作只会起到反效果。
最后具体评价一下,解释一下我前面的暴论:
《我推》:动工花了太多的笔墨还原原作漫画的“说明文”和心理活动。让玩家理解“娱乐圈”如何运转显然是必要的,但真的有必要一板一眼的还原吗?在漫画中传递这些信息不算糟,毕竟几个漫画读者扫一眼就过去了,花不了2秒;但在动画中观众可就要听角色把这些全都念完了,严重拖慢节奏。
《芦灰》:同理,竞速就得节奏快。但如果马娘们致胜策略没解释清楚,主角赢得可就不明不白了。然而,把这些东西以回忆会心理描写的形式全部展现出来并不高明。我只能希望后半部分感觉不妙,一共就两场不到3分钟的比赛。如果一场2分多钟的比赛2集40分钟还没跑完那可能就很怪了。
《芙莉莲》:这个没什么办法,原作就是这种充满了回忆的故事结构。只能说可以更激进一点(比如把回忆拆碎了分散到故事当中),但毕竟是万众期待的改编作品,改砸了可就不好了。
《恋人不行》:比如说妹妹的戏份被删了。为什么?因为妹妹在这个篇章中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描写屑粉毛女主如何出轨,凡是无关的情节都可以删掉。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