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发布

即时快讯 0

10/10
剧情引人入胜,看得停不下来,很快就看完了。能够看到喜欢的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一点就很令我满足了。

感觉干这行很需要梦想啊,动不动就要加班,万一某些方面出个纰漏,加班都来不及,更不用说监督的鬼点子,还有原作者甲方的各种蛮横要求。而且这行挺卷的,每个季度都有几十部新番,比起做崩了背负恶名被记住,更可怜的是做出的番无人问津吧。

武藏野动画虽然有各种困难,但我看的时候不怎么担心,因为这公司的氛围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内部即使有矛盾也能很快解决,比如作画的远藤和搞3D的下柳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因为制作进行高梨太郎搞出的沟通不畅,不是根本上的矛盾,容易化解。后来还会出各种问题,哪怕制片主任本田各种喊“万策尽”,我依然觉得都可以顺利解决。

我之所以会这么安心,喵森的作用还真不小呢。按理说监督这种总管全局的人是不容易感到现代性的,而那些做分工的人,如上色、3D,是很容易感到现代性的。即作品和自己关系不大,自己的工作更像是流水线的工人,似乎换个人来干也一样。武藏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的梦想,开工前的会和最后观看上映都是所有人一起,每个人的参与感很强。另一方面是对作品质量要求很高,像动物就只能找杉江老画师来画,不是随便找个画师就行,那杉江这个画师就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让其他人替代肯定会导致质量下降。最后一方面就是喵森这样的制作进行的努力,还有老爱给大家做饭的老社长。喵森她们就像桥梁一样把整个公司连接了起来。

我刚看时,觉得制作进行就是个打杂的,不是重要岗位。一部动画的关键当然是监督和编剧,他们决定了动画的大方向,其次是画师那类人,毕竟具体工作是他们来做,再后是声优。因为我个人的看动漫经历中,一般烂番之所以沦为烂番大都是因为剧情瞎编,这肯定是监督和编剧的锅。然后是作画崩了的,这要么怪画画的,要么怪经费不够。声优有大问题的印象中没怎么遇到过,但是因为声优而喜欢上一部动画的情况倒是很多,比如最早喜欢《灼眼的夏娜》就是因为钉宫理惠的萝莉音。所以我觉得声优是第三重要。至于制作进行,老实说看这部动画前我都不知道有这个职位。反正就一打杂的嘛,只要不是高梨太郎这种人,任何平庸老实的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而且番里武藏野做第二部番时,因为原制作主任本田转行去做蛋糕了,便让喵森去当制作主任。制作主任就是制作进行的头,如果这真是什么重要岗位,能让才入行一年的人去做?你们见过谁入行一年就当监督的?但我看完后,发现这还真是个重要岗位,武藏野也是敢赌,估计是因为主角光环,现实里怕没有这种事。

在公司里,能够和各部门人都接触的就是制作进行了,喵森她们就像桥梁和润滑剂一样,既要连接各部门,也要缓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摩擦。如果她们出问题,短期就是作品出问题,长期来说则是公司氛围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做具体工作的人,不能像监督一样看到全局,只负责自己的某一集的某部分原画或是上色,很容易觉得自己和作品联系不大。他们在公司里,如果氛围很好,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拥有相同的骄傲和自豪,会互相帮助,甚至工作之余的联系也会更紧密,像一个团结的社区一样。如果是这样的公司,即使偶尔没把作品做好,也不容易垮掉。相反,如果公司的氛围不好,底下的人就像是原子人一样,各顾各的,我只管自己负责的那一集,至于其他集作画崩了关我屁事,只要不影响我拿工资就行了。我的名字虽然会出现在片尾,但又不是监督和声优,只能夹杂在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又有几个人会看到?会记住?这样的公司就很脆弱,当然也容易做些粗制滥造的作品。

所以说,公司的氛围会怎么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喵森她们。然而这又是一份需要梦想的工作。所谓梦想就是需要奉献的意思。是可以靠多招人、开高工资来提高制作进行的水平,但关键是要有梦想。打个比方,比如照顾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如果只靠雇佣外来的护工,要照顾好可能需要开高工资,三班倒,周末还要轮换,其实得雇佣四个人,还得挑老实可靠的,再想点互相监督机制,防止虐待病人。然而这四个拿高工资的护工的照顾效果,可能不如一个不拿一分钱,但很有爱的至亲的照顾效果好。照顾小孩也一样,拿高工资的保姆,肯定是不如称职的母亲。招到喵森这样很有梦想的人,真实武藏野的福气。

只能期望能多些喵森这样的人来从事这一行吧。她们可能默默奉献了十几年,但离开行业仍然默默无名。我们观众能做的只有感谢,希望动画人都能收获白箱里的好结局。

2025年9月27日星期六

来自:Bangum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图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