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玩完一周目的时候我还能勉强看在艾玛的份上给个好评,二三周目打完只能改不推荐了。
这种类型的作品就是标准的卖人设作品,只要人设,甚至是标签化的人设就好。只要角色容易理解且出彩,不管什么剧情,最后都能靠二创续命甚至大火特火,本质二游卖卡思路。塑造角色的方法就是卖tag,几个标签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设。角色的经历全都是为了塑造和反转标签服务的。到最后看到处刑角色真的是没办法共情,因为闭着眼睛都知道作者要怎么写。
游戏性问题也非常巨大。这款游戏作为推理游戏是毫无质量可言,既然里面堆砌了那么多逆转要素,你能不能学学逆转点好的...
一周目的推理体验就是标准的为了醋包饺子:
作者为了“禁忌”的展现,先按照人设想出杀人动机,然后用动机硬凹杀人手法和逻辑。反正万能魔法么。除了1-1的伪装魔法之外,其他连一个令我有印象的手法都没有。看我的通关时间就知道了,基本上全程就是不耐烦的c对话,指证根本不用动脑,这种写法过于没有体验了。并且严重缺乏裁判中一来一回的互动,凶手基本一眼就能定下来的情况下你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听废话,然后就要迎接凶手的狡辩模式和单方面的吊打。艾玛起码还有点情感体验,希罗就是无情打桩机,比御剑还御剑。
一周目如果只是剧本写作水平低,那二周目就是肉眼可见的毫无诚意,推理不需要调查+伪证反驳法,不知道的以为在操控一柳万才。案件安排也是一起比一起敷衍,动机甚至已经完全不像人类。为了卖角色,角色必须洗白,于是就安排万能的魔女因子,然后角色就变成“因为我要魔女化了,所以我要杀人;因为我要杀人,所以我要魔女化了”,或者是被教唆、被请求、被安排,多么二游的剧情,玩到禁忌环节我直接对着屏幕哈哈大笑。剧情是卖这些角色人设的垫子,而这些角色是为了给希罗高光的垫子。很多时候死人我的感想就是作者觉得自己写不完了,再不多死几个没办法重开世界线。
制作组如果不想写推理戏码完全可以做成普通的avg游戏,没人会怪你。这么大篇幅写出如此拙劣的推理戏码,反倒你要大卖的角色日常塑造基本没有,十三名角色除了艾玛和希罗塑造比较丰富(没有说塑造的好的意思)之外,其他角色出场就是卖标签来的,塑造得相当失败。
剧情更是爆笑,先不说这人设的小圆既视感,结局展开突兀又无聊。魔女仪式一个个魔女化的过程能不笑都是神人了。你之前的裁判环节已经用过禁忌来煽情,再用一遍不觉得太冗长吗?角色不知道为什么,但玩家知道啊。你还得硬着头皮再吃一遍。当然,我觉得多半是制作组想用这种方式虐虐角色粉罢了。
最终结局也土到不行,不管什么议题最后贴贴搞女同就完事了。
这游戏甚至连关系塑造也不合格,关系演变从初遇开始基本上一句话带过,再见到就开始凭借标签开始公式轻百展开。除了一周目艾玛和越狱小队在一起的戏码让我感觉到了蓝毛和绿毛有感情,其他cp之间我是感受不到角色有什么感情可言。
艾希雪的关系塑造更是重量级,艾希作为儿时的朋友起码进一段回忆吧?希雪、艾雪又是关系怎么变好的?别问,问就是设定。
为什么艾玛这种性格会看着雪被霸凌?为什么希罗回国不去制裁霸凌者,反倒跑去霸凌艾玛?艾玛被这样对待还宁愿为希罗牺牲,从一周目开始被哈气到2-4,最后二人幸终,日不日啊,太日了这个。
内容本身就少,还想卖十三个角色,让整个游戏节奏变得怪的不行。
最后的钩子像是在埋坑,但如果后续作品还是这种质量我不会考虑再买。除却那些看了想吐的推理戏码,其他内容匀到每个角色身上不知道有没有一万字。酒馆世界书都比你全。
看PV似乎续作还要换主角团,制作组真觉得自己这个作品是个完整作品、角色塑造的是完整角色吗?那恭喜台长又赢了。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