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会用 BBCode,原文发于 Qixyi Blog
不久前补完了春物三季的动画,不得不说后劲真大啊,有蛮多感触的,想在这里写一下。还没有补完原作,不完之后可能还会写点新的进来吧。
才疏学浅,文笔很烂,见谅。
Hatsu
春物的三季动画看起来会变成 S1 + (S2 + S3) 的感觉,很优秀的一点是情节的过渡使得其观感并不割裂,完成了从“青春校园恋爱喜剧”到“严肃感情剧”的转变。第一季就是很经典的单元剧模式,通过侍奉部的活动来引入情节、人物和设定,比企谷八幡的独特手段可见一斑,伏笔埋得确实不错。从第二季开始连 OP、ED 都变得沉重了,几乎完全抛弃了喜剧元素,转而聚焦于三人团的内心挣扎和关系变化。 不再是解决别人的问题,而是转向解决侍奉部内部的问题。学生会选举、情人节巧克力制作、毕业舞会等事件,都很好地激化了三人矛盾并迫使他们直面“本物”主题。
S1 是比企谷对于“虚伪”的批判,青春是一场谎言。他认为自己一无所有,通过“自爆”来解决别人的表面和平,本质上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他对于“本物”最初步、和扭曲的追求,或者说开始了对于“伪物”的批判——他通过独自揭露和承受虚伪来保护他人之间的真实;S2 是对于“本物”的追求,自爆式的做法埋下的雷全都爆了,在侍奉部的压力下,他终于获得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也喊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即便如此,我想要的还是真物。” 从单纯地批判伪物,转向了主动追寻一种真实、深刻同时也痛苦的关系。S3 则围绕着如何去定义和实现他们心中尚不明晰的“本物”展开,和雪乃之间从“共依存”的扭曲关系,到最后扭曲的告白“请给我扭曲你人生的权利”正如老师所说的是比企谷自己对于“本物”的一种解答——共同负责和承担、不完美同时扭曲至极,但是却有着全新的“真实”的承诺。
比企谷的自爆到直面,雪乃的从完美到完整,结衣的从迎合到真诚,三人的转变就是剧情走向的完美体现。
碍于篇幅与我个人对于雪乃的偏好,我就不在这里对于人物形象进行我的“正论”阐述了。
Zoku
从“伪物”来理解“本物”是轻松的吗?以叶山团体为代表的整个青春世界的常态,那些为了维持表面和谐、避免冲突而构建的、脆弱且虚假的人际关系只不过是舒适但脆弱的虚假。
但“本物”作为这部作品最为哲学的内核,我很赞同这个东西难以言说传达的观点,不同于毫无矛盾、心意完全相通的理想级状态。正如比企谷所说“什么不说也能够传达,什么都不做也能够理解”的关系,或许只是一种“愚蠢而又美丽的幻想”,也是老师所说的一种逃避。在超越了语言的理解之上,“本物”又囊括了冲突、嫉妒、占有欲……它要求双方共同承认和接纳最真实、最不完美、最丑陋的一面,这也就是在这样一段关系中扭曲、痛苦、挣扎的由来。“本物”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和维持,是一个主动去理解对方,受伤也要继续前进的过程。它绝对是一种沉重的责任,大老师极为中二的表白正意味着承担起干涉、影响雪乃人生的全部责任。
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比企谷与雪乃之间的关系,这最终被定义为一种“共依存”的病态存在。但在这里,这种连结不是一个词就能了断的,而是一种独一无二、他人无法理解的深刻。他们彼此需要,相互支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定义了对方的一部分。这虽然不健康,不正常,但对他们而言,却是绝对的“本物”,不正确,但确实是一个满分的答案。
我们更深入地来看看本和伪。
“伪物”其实不只是虚假和表面,在春物中更是一种维持社会运作的、必要的恶,春物深刻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地将“伪物”判为死刑,而是承认“伪物”是也是交往的必需品,大多数人际关系都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伪”之上,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签署的这份契约。作为生存策略,免去摩擦、降低社交成本,我们发展出阅读空气的做法,这就是构建一个“伪物”的核心。他们并非不知道彼此关系的脆弱,但他们共同维护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脱离这份关系的代价是他们不愿承受的。因此,“伪物”并非简单的谎言,不同于比企谷感性的追求,这而是一种真正理性的、趋利避害的生存选择。
“伪物”的深刻体现在结衣的“温柔”之上,这种为对方考虑的温柔和体谅迎合了三人关系的需要,她正如阳乃所说是一个最成熟的人,最早学会了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通过所谓温柔,她剥夺了每个人说“不”的权利,剥夺了冲突的可能,从而也剥夺了通过冲突达成真正理解的机会。正因为结衣陷入与这份温柔的泥潭中,比企谷极端的自爆和反抗才会成为她的救赎——宁愿用丑陋的恶意来打破虚假的温柔,也不愿在其中窒息。
在伪物的关系中,语言是不可信的。“我们是朋友”可以在这里毫无分量。正因为语言可以被轻易地用来构建和维护“伪物”,比企谷的“不要言语”也是认清了语言在粉饰表面和平上的便利和在表达真实情感上的无力。
“本物”是一种永远不会到来的状态,它永远在向我们走来,却永远不会停下脚步驻足。对于“本物”的渴求,本质上是我们在伪物世界中对于自我的确认,我们总希望有人能在这个虚伪的人际世界里看到我们最真实、最不堪的内核,并依然选择接纳。这种接纳证明了我们自身的存在与其价值。所以,这不仅仅是想要一个“好朋友”或者“情侣”,而是一种近乎宗教性的、对灵魂伴侣,也就是被调侃的 Soulmate 的祈愿。
追求本物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哪怕清醒如大老师也难逃在识破人际关系的本质之后的傲慢。平冢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比企谷追求的“本物”是一个“什么都不用说就能懂我”的关系,这其实是将理解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对方。他要求对方付出巨大的努力来解读他、包容他,而自己却常常躲起来观察。这是一种极度的自我中心。他渴望“本物”带来的回报,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去知道如何承担追求“本物”所必须付出的、同等的努力和风险。
所以他最后迈出与雪乃关系的步伐才弥足珍贵。春物中对于“本物”的最终解答是一种互相伤害的权利。大老师的告白不是“应该还有别的说的吧”那种传统的浪漫情话,“请给我扭曲你人生的权力”完整地承认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共依存或者说互相的依赖和干涉,只要两人的联系依旧存在,就必然影响、改变乃至扭曲其人生;同时有彻底的坦诚与脆弱,主动放弃对你的设防,我允许你进入我的内心,对我施加影响,即使这会带来痛苦;最浪漫的在于共同承担这段关系带来的一切后果,无论好坏。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互相理解”,而是“即使无法完全理解,也愿意继续尝试理解”。他们选择了带着伤痕和遗憾,一起走向未来。这就是他们对于“本物”的解答。这种外界的“共依存”对他们而言正是通过无数次试探、伤害和挣扎后,唯一能够建立起来的、绝对真实的联结。
Kan
春物的谨慎或者说深刻在于没有将任何状态神圣化。本物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现实中的关系总是在“真”与“伪”之间摇摆,重要的是保持追求真实的勇气。“伪物”是社会常态,你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关系里,是否愿意放弃“伪物”带来的安逸,面对自己的自私、傲慢、痛苦,甚至可能是错误,去承受追求“本物”所带来的一切痛苦、责任与不确定。
正如老师所说,真正的温柔不是无人受伤,对于重要的人就是会不停的痛苦和挣扎。温柔是有勇气与重要的人一起承受伤害,并携手走下去。真正的“强大”不是永远正确、永不依赖,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软弱,并依然选择前行。也许我们终其一生无法找到像大老师和雪乃之间那样的联系,但做出追求本物这个抉择,在充满了误解、伤害和痛苦的过程所抵达的那个不完美、有些扭曲、却无比坚实的终点,正是我们青春乃至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看完之后确实震惊了很久,很久没有这种一口气追着时间赶紧看完的体验了。Feel 社的文戏改的确实不太好,而且偏爱团子让我一直找不到雪乃戏份相当难受 :(,但是制作的提升是实打实的,听说原作中对于雪乃独白的描写非常的出彩,过两天开始补一下。
我觉得渡航是狡猾的,他直到结束都没有阐明自己对于“本物”的理解,而是将这样一个个问题甩锅给我们每一个读者:我们是否沉浸在温柔的伪物之中?是否忘记了自己对于本物的追求?我们所渴望的本物究竟是什么?但他也是温柔的,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青春物语,一个难以得到解答的青春问题,也许是他对于自己也是读者的青春所留下的延音,只要我们依旧疑惑着、痛苦着、追寻着,我们就还存在于这个“充满谎言”的青春当中。
也许若干年后,也许真的到了 2041 年,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写下的这些稚嫩的文字,也会像大老师一样发出「やはり俺の青春ラブコメはまちがっている。」的感慨吧,而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来自:Bang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