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RUS》简评:
押井:另外再说小真(樋口真嗣,日本特效导演)的“内裤理论”——“所谓导演,脱掉内裤的方式决定了作为导演的资质如何”。令人惊讶的是,这几乎适用于所有导演。那么宫老就是个“好像要脱下内裤,实际又不脱的天才”,正因如此,他才是出色的娱乐业人士。庵野(庵野秀明,日本动画师)多数情况下会立即脱掉内裤,但问题是“露出来的东西形状很奇怪”呀。
提问:这么比喻确实很有趣呢。押井先生呢?
押井:小真说我是“看上去说脱就脱,结果里面的东西是假的”。
引自押井守于《并不想说坏话!无人敢评的吉卜力功过》的一段自述。鸭子这段评价是否在理,先放在一边不谈。不妨顺着这段话往下讲,我的问题是,渡边的内裤在哪里?
美国对战后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日本上世纪的知名作家、漫画家、动画导演等,大多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颇深,但像渡边这种深度“精美”的创作者算是极少。《星际牛仔》:爵士乐、西部片、黑色电影、黑帮片、嬉皮士时代余韵——几乎是美国20世纪流行文化的拼贴;《混沌武士》:虽然是日本武士背景,却融入入了嘻哈、涂鸦、DJ、街舞等美式街头文化;《恐怖残响》:呼吁日本年轻一代关心政治时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作品的恐怖主义议题从哪取材;《卡罗尔与星期二》:直指欧美AI音乐产业及《X Factor》式的选秀剧情。再到如今的拉撒路,应该说,渡边从大家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没穿过内裤。他不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他的作品也从不会做成自娱自乐的箱庭,这个人是高度关注外部世界、高度与世界所联系在一起、也因而高度受世界所影响的。
关于拉撒路这片,我在短评里也写过了。作品的美术、音乐、镜头调度都无可挑剔,但剧本完成度我不是很满意,概念立意都有了,但实在的内容不够充分。这与作者是否真诚无关,渡边是与观众坦诚相待的,问题出在执行上。三点问题:一是六十岁的渡边已然过了创作的黄金年龄,这个年纪的人思想不会退步、审美不会滑坡,但是精力必然难以覆盖全部创作,一些细节的把控是缺失的;二是团队核心成员的流失。动画终究是团队作业,一个再优秀的导演,没有一个与其配合默契的团队去覆盖作品的执行环节,不可能成就出好作品;三,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一个CB伊始便聚焦于失控社会下的个体状态、高度关注外部世界的创作者,怎么可能不受外部世界所影响?指望创作者还像观众记忆中的那番模样,拍拍太空罗曼蒂克这不现实。彼时的人们尚能凝聚起一些共识,而今这些宝贵的东西也荡然无存。个体原子化的大趋势下,人们在社会议题上变得越发尖锐、越发撕裂。不谈分化更早更深入的欧美社会,十年前的中国,在性别议题上会有像今天这般敏感吗?
对于渡边来说,恐怕只要他提笔开始创作,DEI这些左派议题就会像流水与呼吸一般自然地囊括到作品的场域内吧。我不认为这些应当构成作品的原罪。当作者开始诉说真心,观众就抄起价值观审判的大棒:唉,白左。唉,江郎才尽。你倒告诉我观众希望看到怎样的创作呢,大家都当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讲讲那些观众爱听想听的话,充当社会集体意识的传声筒,在本该严肃的议题上隔靴搔痒?呵呵,也许渡边是该想想,他的那一套创作方法论时至今日是否还适用,是否需要找寻新的叙事工具。何必让观众充当裁判。
其他想说的,都在短评里写过了,此处便按下不表吧。
来自:Bangumi